第(1/3)页 1997年,香港的华语票房冠军是成龙的功夫片《一个好人》,全球票房冠军是美国的特效大片《泰坦尼克号》。 很明显,是《泰坦尼克号》打败了《一个好人》。 要知道《泰坦尼克号》在香港以每张票四十港币的价格,吸引了香港三百万的观影人次,使得香港票房第一次过亿,这是一个令人绝望的记录。 在以后香港电影的衰落,是美国电影大片时代的胜利,其实香港电影市场本身并没有缩小,只是《泰坦尼克号》、《哈利波特》、《指环王》抢占了本该是香港电影的固有市场。 台湾、新马泰等传统海外市场相继沦陷,而香港电影狭小的本土市场,更是无法支撑大片时代的高成本投入。 在2003年以后,内地市场兴起后,喜剧片由于文化差异失去竞争力,功夫武侠片受制于成本投入被内地的合拍片打败,热血英雄片受制于制度环境未能有所突破,恶性循环之下,投资压缩、人才离去,终至凋零,可叹可悲。 可以说香港电影的衰落,从1994年就开始露出苗头,发生在1997-2002年这5年,这个时候的香港电影海外市场开始大片沦陷,而并没有进入中国市场。 直到2002年老谋子的《英雄》之后,内地院线制改革,释放市场活力,大陆市场才开始起飞,香港电影才认识到大陆的重要性,开始大规模的进入。 不过那个时候香港电影已经衰落的不成样子了。 其实当时香港电影的制作水平和能力,雷卫东就认为并没有下降。 要知道烂片是每个时期都有的,在优秀的电影中,寒战、毒战系列电影的制作水平与1990年代中期的作品相比,并没有大幅下滑。 甚至这段时期还诞生了《无间道》这样的经典电影。 那为什么香港电影会衰落呢! 有人说是因为香港经济的衰落这个问题,不过雷卫东认为这是不合理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