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诺!” 成廉的面色严肃道。 在得知李儒到时,吕布还在埋头于公文之中。那狼毫,在那薄薄的纸张上挥笔,将他所思考到的一些事情,写了进去。李儒缓缓的走近吕布,见吕布埋头书写,也是安静的立于一旁。直到吕布放下狼毫,看了一眼李儒,连忙道,“文忧快坐!” “主公这是在思考着如何解决流民的问题?” 李儒轻轻抚须。 一段时日不见,李儒的短须又是长了出来。却不是那山羊胡了,倒是八字胡,看起来,颇有些魅力。 “嗯。” 撑了个懒腰,吕布还打了打呵欠,一一一夜未曾合眼,也是颇为疲倦。若不是想着晋阳的流民,吕布恐怕早就支撑不住了。将那刚刚书写好的纸张,轻轻一吹,吕布将其递给了李儒,“文优,多亏你说的一些话,让我多了一些想法!你看看,这是我想要解决的此次流民的方法。” 李儒的目光,粗略的在那纸张上一扫,过目不忘的本领,让他在顷刻间便是有了判断,眼眸有些震惊,“以工代赈?这……” 吕布所说的一大堆话中,唯有一点,至关重要。那便是以工代赈!自古以来,流民灾民都是统治者比较头疼的一件事情。但凡哪里发生了什么天灾人祸,那么统治者都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救济那些灾民!可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很多时候,国家发放下去的那些赈济灾民的钱财,却是让一大堆贪官污吏给中饱私囊了。最后,导致灾民依旧是得不到安顿,成为了祸乱的根源。如今,这关中大旱,数十万民众受天灾之影响,流离失所,很多地方的官吏,对于这些流民,纵然同情,但也是无能为力! 流民数量太过于庞大了!救济他们,以府库中那些粮食,根本不可能。或许也只有当政者,能够给予点儿钱财救灾!但那些救灾的钱财,真正能够用到救灾上面,却是少之又少。如今吕布却是提出了这个以工代赈,让李儒却是大开眼界。 “关中大旱,数十万黎民流离失所……这是一场天灾,亦是一场人祸!” 吕布轻叹一声,“昔日,董卓大掠钱财,筑建郿坞,屯粮可供十年之用……后来董卓亡后,李傕郭汜又是祸乱长安,派兵四处劫掠,百姓家中本无存粮,又让这西凉贼众劫掠一番,连那些世家大族,都是难以存活,更何况是百姓呢?如今更是大旱,连收成都是没有了……若是但凡有一点儿存活下去的希望,又有谁愿意背井离乡,流离失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