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 spn7月30日,袁世凯在北京迫于江渝的压力,正式向俄国宣战。 两个庞大的国家正式进入战争状态。 整个世界的目光都再次聚焦在远东大地上,尽管之前在江渝的指挥下中国联军歼灭了俄国远东第一集团军,然而世界各国依旧不认为中国能够赢得这场战争。 因为中国不像日本那样具备一支规模较大的正规化陆军,尽管复兴军在作战方面让人可圈可点,可是数量上毕竟有限。 与此同时,英法已经开始禁止向中国运输军火了,偏帮的立场太强烈了。[ 只有德国为了鼓励江渝与俄国进行战争,向江渝运输了一批重炮,只不过一时半会是用不行的。 然而英法的举动并不能阻挡江渝进行战争的脚步,淮安兵工厂、芜湖兵工厂在战争爆发后,立即开始疯狂扩充产能。 以此时华东集团手上的流水线制造技术,军火流水线早已制造出来了,只是之前用不上那么多军火而未全力开工生产罢了。 与俄国一开战,兵工厂立即进入全速生产阶段,特别是消耗最大的子和炮,那产量自然是没话说的。 机器早就有了,原材料更是充足。 此时江渝手上的化学工业规模,已经达到亚洲第一的程度,完爆小日本的化学工业规模。 就算是兵工厂的子和炮生产不过来,也可以动员老百姓在家里进行作坊式生产,当然还远远没到那种程度。 以如今华东集团的机器制造速度,想要扩充药产能并非难事,并不需要万里迢迢的跑到欧洲去买机器。 而且普通工厂的车床什么的,虽然不是专业的,但普通车床却也是可以加入生产的,只是没有专业车床那么快而已。 不过这次战争远远还没有达到那样的规模,华东集团的各个工厂还是照常生产各种商品。 …… 8月2日,俄国远东第二集团军、第三集团军二十二万大军终于以急行军的方式赶到了塞尔乌苏西北面十公里外。 做为先头的哥萨克骑兵并未与中国联军发生战斗,因为俄国远东第一集团军已经被全歼了,以哥萨克骑兵的那些兵力并不足以占到便宜。 此时的俄国指挥官显得很谨慎,事实证明鲁莽和轻敌的下场就是死亡,俄国远东第一集团军的下场就是很好的榜样。 经过哥萨克骑兵的侦查,俄军发现中国人已经在塞尔乌苏形成了一道严密的防线,如果此时他们发动进攻的话,必然将会付出极为惨重的伤亡,并且收不到任何效果。 俄军指挥官为此也立即修筑防线,与中国联军在塞尔乌苏形成对峙阶段。同时一边向俄国国内求援,要求尼古拉二世派遣更多的部队支援远东战场。 兵力优势向来都是战争中最重要的,尽可能集中优势兵力的原则在俄国军事指导思想 他们一个师拥有的重机枪起码超过150挺,甚至可能达到200挺,反观俄军只有可怜的30挺,同时中国联军手中还有许多轻机枪,以及一种射程很短,但射速极高的冲锋枪。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