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杂交水稻,出口增长-《民国第一军阀》


    第(2/3)页

    各报纸媒体都发表了评论,整个国家都沉浸在一种巨大的幸福与期望之中。[

    随着这一年的粮食增长,北京政府也宣布取消粮食按需配给制,恢复粮食自由买卖。

    不过工人们还是习惯于在工厂食堂里吃饭,这个时代的食堂还是非常实惠的,没有什么地沟油,而且量也够足,用的食材也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

    江渝得知杂交水稻培育成功的消息后,立即亲自过问。

    很快消息得到了证实。确实培育成功了。

    海南培育出来的杂交水稻杂交水稻比较适合低海拔地区种植,武汉培育的杂交水稻更适合在高海拔地区种植。

    “让全国各农业研究所继续研究第一代杂交水稻品种,并启动第二代杂交水稻培育工程。”江渝随即做出了相关指示。

    第一代杂交水稻的出现,就如同一个决堤的水库。很快中国第一代杂交水稻在五六年内就出现了几十个品种。

    而第二期杂交水稻也开始进入培育阶段。

    而杂交水稻的技术一直被中国所封锁,其父本、母本种子控制得非常严格,完全禁止出口、外泄。

    使得其他国家一直没有获得杂交水稻技术。

    美国对杂交水稻技术不是很上心,欧洲各国同样如此,因为欧美人是以小麦为主粮,对水稻增长并不是太感兴趣,对这方面的技术窃取也不上心。

    而那些以水稻为主粮的国家,大多都是一些落后的被殖民国家,也不可能来偷取中国的杂交水稻技术。

    但杂交水稻这个技术,确实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东西。

    它的出现能让中国迅速实现全民温饱。并且是那种能够敞开肚子吃的那种饱。并且还有粮食能够对外出口。

    后世的越南因为获得杂交水稻技术,使得其摇身一变,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粮食出口国。

    江渝作为对粮食赶到有压力的穿越众,对中南半岛是垂涎三尺。

    只要拿下中南半岛,中国就有了一个超级粮库。当然那些三季稻难吃一点就是。诸如东北的那种一季稻质量则比较高,不过热带产出的那些香米还是很不错的,只是三季稻难吃一些,但用来当作援助用的粮食却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华东集团旗下的农业公司连日召开会议。商讨明年对杂交水稻的广。

    西北集团旗下的农业公司也召开了会议,商讨对小麦等农作物的改良研究的资金投入诡歌。

    海南农业基地随即开始大规模培育杂交水稻种子,这些杂交水稻的雄性植株是法发育成熟的,因此杂交水稻种子不能直接播种,必须用父本和母本种子进行培育。

    这些会议召开过后,杂交水稻首先在财团的农业上得到广。

    经过讨论,如果将杂交水稻进行大规模种植,那么每公顷水稻平均产量起码能达到75吨以上,相当于每亩500公斤。而此时中国的水稻每公顷平均产量仅4吨左右。

    如果是采用机械化的耕作,平均每公顷达到75吨的产量是可以做到的,就算达不到,也不会低于每公顷7吨的产量。而如果是精耕细作,那么每公顷达到10吨的产量都是有可能的。

    对于水稻亩产来说,要有良种、良法、良态、良田四个要素,一般农户法掌握如此之多的专业性知识,要想达到最高亩产的产量,一般情况下要那种手里有良田,又碰上良态,又有较为精深的种植知识的农户,才能达到试验田的产量,但也不是没有。

    而用机械化耕作,则不可能做到那么精细,产量自然不可能达到试验田的标准,但是个人劳动产值非常高。

    以当前中国的耕地压力并不大的情况来说,机械化农业显然更好一些。

    当然万事万物都有阴阳对立面,机械化农业虽然有好处,但对于物种多样性等东西并没有太大好处。

    有得必有失,在于如何取舍。

    这一年,中国在农业灌溉技术上也取得突破,成功将喷灌技术应用到了农业当中。并且飞机施肥、喷药技术也取得了发展。

    中国农业技术开始走向成熟。

    东北大豆这一年产量增加了300%,这得益于种植面的的扩大,以及农用机械的应用,中国大豆这一年的出口量占国际大豆出口的95%,牢牢的抓住大豆定价权。

    同时这一年中国生丝出口迅猛增长了50%,日本生丝所空出的国际生丝市场被中国所攫取,并且生丝出口量还在进一步提高,只不过中国产出的生丝数量不足,导致国际市场上的生丝价格暴涨。

    桐油出口则下降了30%,但中国国内对桐油的需求量却猛增了好几倍。因为中国的油漆制造业再加入了传统的桐油之后,油漆不仅亮,而且不怕水烫。

    之前美国亮漆是国际上销售得最好的油漆,但自从中国的油漆进入国际市场后。美国亮漆迅速被打败。

    国际油漆市场在中国油漆的高质量下逐渐被中国所垄断,因此桐油出口数量下降是正常现象,而随着油漆制造业的发展,国内市场对桐油的需求量迅速增长。

    茶叶方面的出口在这一年增长了60%,首先是欧洲各国忙于战争,印度茶叶的销售出了问题。

    再则印度茶叶的包装、质量都已经被中国茶叶逐渐甩开,特别是包装上毫可比性,包装精美的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极为热销。

    至于,中国此时11%的耕地都用来种植,种植面积将近两亿亩。但此时中国的纺织业毫悬念的开始横扫全球市场。

    中国纺织品出口数量因为英国陷入战争而暴增。不仅没办法出口,反而从俄国、东南亚、印度地区进口了许多。

    中国纺织业的规模每天都在增长,其高效率的纺织机械远比任何国家的纺织机械都要先进。

    中国的纺织机械用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是用电的巫师世界全文阅读。而此时的英国和美国,都还是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蒸汽机作为动力。动力传输很不稳定,首先质量上不如中国的纺织品,效率上也不行。

    而且中国的纺织机械是非常先进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技术,和其他国家的第二代工业革命所诞生的纺织厂相比。效率依旧要高出50%以上。

    如果和用蒸汽机的纺织厂相比,效率起码是两倍以上。

    随着中国纺织业的不断发展,纺织机械也越造越大,一个劳动力的纺织效率也不断提高。

    一个工人所能操作的纱锭的数量越来越多,转速也越来越快,中国纺织业生产效率还在不断的提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