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章 南征北战-《天生韩信》


    第(2/3)页

    只是细心点的人都不难发现,看似波澜不惊的秦国朝堂已经在潜移默化的进行着变更。

    韩信在军中地位超然,依靠军功起家的他在秦军中威望极高,近六成的将军和将尉都是他来到关中后直接或者间接的提拔上位的。反秦联军几乎将秦国旧的军队体系完全摧毁了,而韩信正是在这一片废墟上重新建立起了一支新的秦军。

    所以子婴若想靠激进的方法直接剥夺韩信的军职那是绝无可能,到可能还没有动手就会被韩信一系的先发制人。所以他才想出了温和一点的办法,那就是在军中捧出另一名独挡一方的大将和韩信分庭抗拒,最后再徐徐图之。

    而王泾无疑是最好的人选。

    论出身,他是王翦的曾孙,王贲的孙子,如今关中第一大族王氏的族长;论资历,他从军六年,在北征漠北一战中和韩信并肩作战因此而受封将军,后积功升为右将军,钜鹿惨败后王泾忍辱负重的回到了北地收拢残军,为秦国保存下了宝贵的元气;论势力,从北地返回关中的北军残部皆是他所带之兵,在这部秦军中威望极重,而右将军王歧也是他的叔父可以依仗。

    种种所有,都让王泾具备了和韩信分庭抗拒的条件。同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王氏是秦国大族,根深枝茂、世受国恩,王泾作为族长不可能不考虑家族的利益。这也让子婴有意扶持他对抗韩信,分裂韩信过于庞大的军权。

    此次南下大军虽然足足有八万之多,可对手却是拥兵十万又有地势之利的刘邦;反观王泾,要面对的只是犹如丧家之犬的司马欣和董翳,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轻取胜利,等于平白送给王泾一分大功。

    所以政治嗅觉灵敏的人都感觉出了子婴分韩信之权的企图,到是韩信反而一副毫无所觉的样子,依然整日忙碌的整军备战。孟坚也是依旧如常的朝会和处理政务,并没有看出一丝的异常,相反倒是王泾府上拜访之客车水马龙、川流不息。

    这一日王泾又是和几个世家故友喝的天昏地暗,直到半夜才醉醺醺的回到后院寝房安睡。

    因为王泾习惯了军营中的生活,所以在府中并没有安置多少家仆和婢女,一路上摇摇晃晃的沿着走廊行走到也没一人看见。走了阵子肚中一阵翻江倒海,冲到栏杆前狂吐,干呕了半天才渐渐缓过神来。忽然见一双手前来搀扶,便有些不耐烦的推开低吼道;“滚开,我说了不用别人烦我。”

    却见那人并未移步,王泾不由有些奇怪,便抬起头认出是王歧,顿时酒意醒了大半,急忙肃手低眉道;“参见叔父。”

    王歧轻轻的‘恩’了声,脸色上看不出喜怒,王泾脸上却露出了些惭愧之色。

    王歧是王翦的孙子,王离的堂弟,论辈王泾是该喊他一声叔父。虽说王歧是个见风使舵之人,可却靠着他的投机和油滑在秦国大乱中始终保住了王家高高在上的地位,这点就让身为世家子弟的王泾心生佩服。

    更让王泾感动的是自从他回到咸阳后,王歧便主动让出了王氏族长的位子,甘愿屈居于他这个侄子之下。这让王泾心中对王歧的敬意倍增,对他也多为恭敬。

    王歧这段时间一直待在函谷关驻守,这几日回咸阳述职才得空回家一趟。看见王泾醉醺醺的样子他不由邹了邹眉,轻声说道:“少主,有些话我不知当讲不当讲。”

    王泾低眉正色道;“叔父无须如此称呼王泾,还是请直呼其名。还有您是长辈,有什么教训直说即可。”

    王歧点了点头,便道;“你父亲华年早逝,那我这个叔父也就有些责任来提醒下你了,你不觉得最近你有些得意忘形了吗?这可是大忌。要知道我们王家现在虽然看上去风光无比,可同样是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会粉身碎骨。”

    “如今王家就靠你我二人维持这份偌大的家业了,我们必须小心谨慎的维持才是长久大计,此时你却纵情酒乐,有些不像话了吧。”

    王泾这时酒意已经全醒,有些惭愧的低下头去说道;“叔父教训的对,我原本只是盛情难却才如此的,从今日起我便推掉所有宴请重新搬回军营中去,绝不再贪图享乐了。”

    王歧见王泾如此,脸色不由露出满意的笑容,点了点头笑道;“你能这么想就好了,我还担心你年轻气盛听不进去劝诫呢。”

    王泾微微一笑。“叔父过虑了,我早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只会四处惹祸争强好胜的世家纨绔子弟了,我觉得父亲说的一句话非常对,战争是让一个男孩迅速蜕变成男人的最好途径,我就是这样。”

    王歧不由呵呵一笑:“没想到我这个堂兄倒是教子有方呀,可惜了呀,我那几个儿子都不怎么成器,将来王家的这代人也只有靠你一人来支撑了。”

    两人又说笑了一会,王泾酒意未退渐渐的有些口干头晕了,又看了看夜色,便对王歧说道;“叔父你奔波了二天才回到咸阳,想必也是浑身劳累了,我看先去歇息吧。”

    王歧却出人意料的摇了摇头,低下头去面色有些犹豫,许久才说道;“王泾,我想问你一个事情。”
    第(2/3)页